近日,各地各高校2025年新招募的4.8万余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征,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开展志愿服务。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马天宇曾就读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毕业之际她选择报名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
2018年进入华坪女高学习的马天宇在张桂梅老师身边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三年。
“张老师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她相信教育是走出大山的希望,她希望我们走出大山后将来还会回来一部分人回来再托起大山的希望,让大山变成造福人民的宝山,不再是困住我们的山。”
每天清晨五点多坚持陪学生早读、寒暑假家访的身影……这些都深深烙印在马天宇心中让她真切感受到何为“燃烧生命,点亮信念之光”。
2021年,马天宇高考考到了上海海洋大学。
大学期间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宣讲活动中,她了解了坚守西部基层的工作者和援滇支教志愿者的奉献。当今年西部计划招募启动时,马天宇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对我而言,张桂梅老师是老师、是校长、也是妈妈。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亮了我心中的信念之光。让我知道‘走出大山’从来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提升自我后,更好地建设家乡,为山里的人们开辟道路,实现一代代人的托举。使命光荣而艰巨,有幸用青春书写属于我们的西部故事。”马天宇说道。
“去翻越更高的山,守护更多的人”
前段日子军校学员丁王英的纪录片播出。
谈起学生丁王英,张桂梅满是骄傲与自豪,再看她亲手为丁王英佩戴党员徽章的那一幕,信念传承的瞬间依旧令人动容。
“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改变命运的机会,永远存在于行动中。”
张桂梅老师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为丁王英种下了“照亮他人”的种子。
在华坪女高的三年,丁王英始终记得张桂梅老师的谆谆教诲
正是张老师,在她心中埋下的红色种子,让她成为村里第一个穿上军装的女孩。
就读军校后,丁王英刻苦训练,经过层层选拔,从14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战斗班成员中唯一的女队员。还连续两届参加“精武杯”比武竞赛,最终获得“全能勇士”表彰。
“大山里的女孩生来就是高山”
毕业前夕,丁王英毅然决定放弃选调到机关的机会,选择回到西藏,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祖国边关。
再次回到母校,丁王英屈膝在张桂梅老师面前,向她汇报自己入党的好消息。
“预备党员可以戴党员徽章,你怎么不戴呢?”
张桂梅老师从自己里层的衣服上取下一枚党员徽章,戴在丁王英胸前。这个温暖的画面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传递”。
如今,这枚党员徽章已成为丁王英最珍贵的“军功章”,陪伴她去翻越更高的山,守护更多的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因为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他人撑伞。
高考不是逃离大山的终点,而是反哺家乡的起点。
这些从大山中走出的孩子深知家乡的落后与不足,也深切明白教育对于改变家乡面貌的重要性。
从华坪女高走出去的学生,周云丽便是典型代表。
她曾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差点辍学,是张桂梅把她带入了华坪女高。
2011年高考,周云丽选择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并且在接受了4年高等教育之后,毅然决然地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母校担任数学老师,选择继续做“张桂梅”,帮助像她一样的女生。
张桂梅以“燃灯精神”用行动为山区女孩,争取了选择人生的权利,而她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个生命找到扎根的方向。
当年,17岁的张桂梅,怀着建设祖国的热忱,从黑龙江奔赴云南边陲小镇。
而今,青春的列车,不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发,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正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无悔的青春!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3908.html张桂梅的学生,大学毕业做了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