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豆包AI
近日,西安一位女士最近因吃了隔夜西瓜被紧急送医,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医生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是李斯特菌引发的颅内感染。一个看似平常的隔夜西瓜,怎么会引发这么严重的问题?这个夏天还能好好“吃瓜”吗?
欺软怕硬的“冰箱杀手”,夏季高发
说起李斯特菌,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但它的“杀伤力”可不小。它最特殊的本事是高度耐寒,哪怕在-20℃的冷冻室里也能长期存活,所以被称为“冰箱杀手”。冰箱的低温环境(通常2~4℃)不仅冻不死它,反而成了它“潜伏”的温床。
大多数人感染后可能只是拉肚子、发烧,忍几天就好了。但对几类人群来说,风险会急剧升高:孕妇、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人;免疫力较弱的人(比如正在化疗、长期服用激素的人)。一旦感染,李斯特菌极易躲过免疫系统监管,入侵中枢神经或扩散至全身器官。后果极为凶险:高烧、剧烈肌肉酸痛、意识模糊、肢体抽搐,严重时可致命。
为啥夏天更要防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感染全年散发,但夏季(6~9月)感染风险显著攀升。耐寒的李斯特菌为何偏爱夏季?这是因为李斯特菌虽然耐冷,但其实更爱“温热”。它最适合繁殖的温度是30℃~37℃,而夏天室内温度刚好接近这个范围,加上潮湿,简直是它的“舒适区”。
另外,夏天大家爱吃冷藏即食食品(比如冷切肉、沙拉、冰淇淋),也更依赖冰箱存放食物,这些都让李斯特菌有了更多“作案机会”。
从以往报道来看,以下5类冷藏食品最容易被它污染,一定要当心:
1.冷藏即食肉类:比如冷切肉、火腿、香肠、三明治、寿司等。哪怕是真空包装,李斯特菌在无氧环境里也能存活,千万别觉得“密封就安全”。
2.预加工食品:预切水果、凉拌菜、即食沙拉等。可能因为加工时刀具不干净,或果蔬没洗干净(土壤里的李斯特菌可能污染果蔬),导致带菌。
3.乳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软奶酪、机打冰淇淋等。尤其是未经消毒的乳制品,李斯特菌污染风险更高。
4.生鲜食品:生肉、鸡蛋、生鱼片等。这些食物本身可能携带李斯特菌,若和其他食物混放,还可能造成交叉污染。
5.冷藏过久的食物:比如放了超过1天的剩菜剩饭。哪怕看起来没坏,也可能藏着大量细菌。
做好这2件事,挡住李斯特菌
对付李斯特菌,关键在“防”。记住两个核心:清洁管理冰箱+加热杀灭细菌。
第一步:给冰箱“大扫除”+科学收纳
•先清洁:每月彻底清洗冰箱,内壁、隔板、抽屉都要擦干净;每周检查一次,及时扔掉过期、发霉的食物。
•控温是基础:冷藏室温度别超过4℃,冷冻室温度别高于-18℃,低温能延缓它繁殖(虽然杀不死,但能让它“长慢点”)。
•分类收纳:生熟一定要分开!生肉、海鲜用密封盒装好,放在冷藏室最下层(防止汁液滴到其他食物上);熟食、即食食品放上层或专用抽屉;别把冰箱塞得太满,要留空隙让冷气循环。
第二步:吃前“加热”是关键
李斯特菌有个致命弱点:怕热,58~59℃下10分钟就能被杀灭,所以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只要加热到70℃以上并保持5分钟,就能有效除菌。
不过要注意:有些即食食品(比如冷切肉、沙拉)加热后会影响口感,这类食物尽量少买,买了也要尽快吃完,别在冰箱里放太久。
夏季“吃瓜”安全指南
吃不完的西瓜还能放冰箱吗?
能,但时间至关重要。 切开的西瓜暴露在空气中易沾染细菌,必须尽快冷藏(2~4℃)以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虽然冰箱能延长食物保质期,但西瓜冷藏的安全窗口期很短:最好不超过12小时,最长别超过24小时。
冷藏西瓜该不该用保鲜膜?
该用,且作用关键。 虽有实验显示包保鲜膜的西瓜菌量可能更高,但主因是存放环境不洁或温度过高,而非保鲜膜本身。合格保鲜膜本身能抑制微生物,其核心作用在于:防止串味和交叉污染;减少水分流失;形成物理屏障。
包膜后西瓜的密闭湿润环境虽利于细菌(不全是致病菌)生长,但使用正规保鲜膜并配合洁净存放,其益处远大于风险,是推荐做法。
夏天食物容易坏,别把冰箱当成“保险箱”。现做现吃最安全,剩下的食物及时处理,该加热的别偷懒——守住这些细节,才能躲开“冰箱杀手”的偷袭。(资讯)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65161.html一口西瓜吃进ICU!“冰箱杀手”李斯特菌夏季猖獗 安全“吃瓜”指南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