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和里急后重感,严重时可能伴随发热或体重下降。症状轻重与病因相关,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放射性损伤均可引发。治疗需针对病因,结合药物控制与生活调整。
1.腹痛与腹泻
直肠炎症刺激肠黏膜,引发左下腹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能缓解。腹泻多为黏液便或水样便,每日可达10次以上。急性感染性直肠炎常突发腹痛伴发热,慢性炎症则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建议记录排便频率与性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肠道。
2.便血与黏液分泌
肠黏膜破损导致便中带鲜红血液,溃疡性直肠炎可见脓血混合。部分患者排便时排出透明或白色黏液,这是肠道黏膜的防御反应。持续出血需做肠镜排除肿瘤,轻度出血可口服美沙拉嗪或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栓剂。
3.里急后重感
直肠神经敏感化会产生频繁便意,但实际排便量少。这种坠胀感在炎症活动期明显,夜间可能加重。温水坐浴可缓解盆底肌痉挛,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能调节肠道敏感度。
4.全身性症状
长期炎症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直肠炎可伴关节痛、口腔溃疡。体重短期内下降超过5%需警惕克罗恩病,应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
治疗方案需结合肠镜检查结果。细菌感染用诺氟沙星或甲硝唑,免疫性炎症选用柳氮磺吡啶。饮食采用低渣高蛋白原则,推荐蒸蛋羹、龙须面等易消化食物。急性期每日补充2000ml水分,恢复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高热、大量出血时,必须立即就医进行肠镜评估。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2-4周症状改善,但慢性病例需长期随访防止癌变。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63815.html直肠炎的症状主要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