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颈部淋巴结引起的慢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颈部无痛性肿块、低热和盗汗,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及病理活检。
1.主要症状表现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核心症状,初期为单个或多个无痛性硬结,质地中等,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可能粘连成团块,皮肤发红并出现破溃流脓。约50%患者伴随长期低热(37.3-38℃)、夜间盗汗及消瘦症状,部分患者有咳嗽等肺结核共存症状。
2.临床诊断路径
超声检查可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和坏死灶,CT能明确肿大淋巴结的范围及钙化情况。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提示感染,但需排除卡介苗接种影响。细针穿刺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或抗酸染色阳性可确诊,必要时需完整切除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3.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淋巴瘤、转移癌等恶性疾病区分。淋巴瘤多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B症状(发热、体重下降);转移癌淋巴结质地坚硬且生长迅速。慢性淋巴结炎常有触痛和感染灶,猫抓病则有动物接触史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阳性。
4.治疗原则与方案
规范抗结核治疗需持续6-9个月,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方案。局部脓肿形成需穿刺抽脓并注入链霉素,皮肤窦道需手术清创。中药猫爪草制剂可辅助软化结节,合并肺结核患者需隔离治疗。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肾功能,注意补充维生素B6预防神经炎。
颈部出现持续肿大的无痛性淋巴结,特别是伴随长期低热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普外科就诊。早期规范治疗可避免淋巴结破溃导致的皮肤瘢痕和窦道形成,治愈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保持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接触结核患者后应进行预防性筛查。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63437.html颈淋巴结核症状及诊断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