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症状轻重与感染类型、个体免疫力相关,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警惕脱水风险。
1. 腹痛
急性肠炎引发的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进食不当或受凉后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伴随明显肠鸣音亢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持续剧烈疼痛需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
2. 腹泻
典型表现为每日排便3次以上,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细菌性肠炎可见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感染常伴酸臭味。腹泻期间应补充口服补液盐,每次排便后饮用200ml淡盐水。
3. 恶心呕吐
胃部不适感多先于腹泻出现,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吐出胆汁。婴幼儿呕吐后需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成人可含服生姜片止呕。持续12小时以上无法进食者需静脉补液。
4. 发热
约50%患者出现38℃左右中低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高热达39℃以上。儿童发热易诱发惊厥,体温超过38.5℃时应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发热伴随寒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5. 脱水表现
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是典型脱水体征。婴幼儿前囟凹陷、哭时无泪需紧急就医。轻度脱水按体重4%补充电解质溶液,中重度脱水需住院治疗。
特殊人群需注意:孕妇出现血便应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腹泻需监测酮体,免疫缺陷者发热超过24小时应排查败血症。便常规检查能区分感染类型,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急性肠炎症状通常3-5天缓解,但完全恢复需1-2周。治疗期间应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便血、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预警症状出现时,必须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62356.html急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一起来瞧瞧